2015年4月10日 星期五

42.氫對於腎臟保健的最新研究

(Nitrilotriacetate)次氮基三乙酸是溶於氨水和鹼溶液,微溶於熱水,不溶于水和多數有機溶劑。次氮基三乙酸為金屬絡合劑,可絡合和分離金屬離子,廣泛用於紡織印染和制皂工業,電鍍行業。次氮基三乙酸鐵具有明顯的腎臟毒性,影響腎臟功能並可以誘導腎臟細胞發生癌變。次氮基三乙酸鐵釋放的游離鐵離子可以和活性氧(過氧化氫)發生芬頓反應,產生毒性極強的羥基自由基,後者可以導致各類細胞內蛋白、脂肪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可導致結構改變或破壞的氧化損傷。氧化損傷儘管和腫瘤發生關係密切,但使用普通抗氧化維生素並不能有效治療腫瘤。

氫水的製備方法可透過1.電解,2.水與礦石反應、3.高壓灌注,選擇任一方法均可備製水中含氫之氫水,任一方法皆可並無特殊性、惟成本與時間之差異。日本、韓國、中國研究中使用之氫水,均因其實驗設計使用三種方式產生氫水,水中含氫氣即為氫水,檢測方法須應用溶氫檢測儀檢測之、只要水中含氫氣即為醫學研究所定義之氫水。

早在1975年,美國學者就證明超高壓氫氣呼吸可以對抗皮膚鱗狀細胞惡性腫瘤的生長,該發現發表國際著名雜誌《科學》上,但由於這一作用需要氫氣潛水加壓艙這樣的特殊設備,一般的實驗室根本無法開展。而且這一手段從實用角度也存在很大的技術和安全性問題。因此一直沒有得到國際學術界的關注。

2007年,日本學者率先發現極小劑量氫氣的生物學效應,由於在技術上具有更強的經濟性、實用性和安全性,因此迅速引起國際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和認可。到現在國際上已經發表相關學術論文接近500篇。中國學者更是具有十分的熱情,2010年後僅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就有28項,開展氫氣生物學研究畢業的碩士博士研究生超過40人。直接開展氫氣生物醫學相關研究的學術機構超過100家,參與人員超過500人。
作為一種新型的生物抗氧化物質,具有強大擴散性和選擇性等優點,對各類氧化損傷和炎症性疾病具有理想的治療效果。
那麼氫氣是否也可以對次氮基三乙酸鐵誘導的腎臟毒性和致癌性有治療和預防效果。




最近來自中國杭州浙江腫瘤醫院泌尿科學者針對這一問題開展了深入研究。他們的研究發現,氫水可以預防次氮基三乙酸鐵誘導的腎毒性,保護腎臟功能減少炎症反應巨噬細胞浸潤;對次氮基三乙酸鐵誘導的腎組織VEGF 表達、STAT3 磷酸化和PCNA表達均有明顯抑制作用,並可以抑制腎臟腫瘤的生長

研究結果證明,氫氣對次氮基三乙酸鐵誘導的腎臟毒性和致癌性有治療和預防效果,結果提示,氫氣或氫氣相關健康產品或許可以作為腎臟保護的一種有價值的手段。該研究論文最近線上發表在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糖尿病和腎臟疾病已經逐漸成為我國衛生健康領域的最嚴峻的問題,最可怕的是這些疾病迅速增長的發病率和持續惡化帶來的沉重經濟負擔,將嚴重威脅著中國人的健康和中國衛生體系的安全。甚至說是衛生領域的災難都不為過。在充分發揮醫療手段的同時,尋找更加安全經濟的預防手段才可能是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考慮到氫氣對腎臟疾病和糖尿病早期干預的有效性和極大安全性,氫氣生物學的研究在我們即將面臨的這場戰爭中或許可以發揮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引用文章出處: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735036.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好 歡迎至FB網頁留言討論
本處以庫存文章為主
討論請至FB能有較即時的交流與互動